你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创意广告区块 - WordPress区块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G点:无尽的大麻与放纵的自由

戛纳反响:嬉皮士的本垒打

如今我们回顾这部影片,会对其中的态度不以为然,甚至会觉得老套无聊。毕竟,这是属于嬉皮士的电影,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电影。但不可否认,影片在当时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它表达的叛逆吼出了垮掉一代的心声,它展示的自由见证了整个世界的 。两位“逍遥骑士”丹尼斯·霍珀和彼得·方达用偏低的成本完成了这部电影,他们甚至在未完成剧本的前提下就开始了拍摄工作,在这段“探索美国”的骑行之旅中,他们得到了各地嬉皮士的协助,扛摄影机的任务往往是由新结识的路人们完成的,所以影片反倒透着纪录片的质地,更绝的,是两人经常在饮酒后的微醉和嗑药后的迷幻这样的双重夹击下进行拍摄,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嬉皮士精神。

《逍遥骑士》被认为是公路片的起源,旅途中形形色色的人群是美国边缘社会人士的缩影,两位主人公驰骋在这条路上却也亡命于这条路上。在这条追逐自由的公路上,大麻是思考的伴侣,性交是问候的语言,而没有人知道在公路的彼端躺着什么。毫无疑问,在它诞生的年代,《逍遥骑士》是独一无二的,它代当时千千万万的迷茫青年发了言,它替往后许许多多的公路电影定了型,但当时代的大幕落下,影片本身的粗粝和不成熟也令它不可避免地陷入平庸。当热潮退却,人们所铭记的只会是这部影片曾在当时的奥斯卡和戛纳上如何风光,却对它的内容不再问津。

10.《一千零一夜》(1974/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毫无征兆的交合和裸体

戛纳反响:崇拜者五体投地,厌恶者避之不及

虽然本片是《一千零一夜》的改编,但我们不会在其中看到阿里巴巴,不会看到辛巴达也没有神灯,如果说有什么是帕索里尼从原著中继承下来的,那一定是以大故事带出小故事的叙述手法以及贯穿全片的诗意赞美,《一千零一夜》中对善良、智慧的歌颂转化成了电影里对爱情、自然的讴歌。帕索里尼的原始崇拜在片中一览无遗,原生态的表演令角色的情感粗鄙而迷人,影片的画面则带着导演一贯善于制造的轻度不适。所谓原始,源自片中人物对性的毫不避讳,是一种“不知羞耻”的纯洁,影片大部分的情节都散发着轻松愉悦,主人公们被没有来由的快乐所充盈,无论是黑人女奴和阿拉丁的“初夜”还是胖公主的傻笑,甚至是小品片段似的黑色幽默以及那些低俗下流的魔幻荒诞。

有人读出了故事对道德的肆意调戏,有人则看到了导演对大自然的深情致敬,而所谓的不适,指的不外乎是帕索里尼那些不忍直视的画面。众所周知,帕索里尼的电影常被归纳为“挑战人类忍耐极限”的范畴,通常的情况是:演的人乐在其中,而看的人已经开始呕吐。虽然《一千零一夜》远未达到导演日后《索多玛120天》里那种地狱级别“视觉折磨”的程度,但片中随意暴露的生殖器、猝不及防的性事依旧会让人看得心惊胆战、手足无措。

11.《艳娃传》(1978/路易·马勒)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雏妓竞价的初夜、萨兰登的酥胸

戛纳反响:对雏妓与恋童的露骨展示有些接受不能

想当年,库布里克的《洛丽塔》上映不久,批驳声从四面八方涌来。其实,老库挺冤枉的,片中亨伯特·亨伯特与洛丽塔的情欲戏仅限于床上的一个吻而已,只不过触及了变童的边界,就被喷了通透遍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艳娃传》的巨大争议也就很好理解了。好歹路易·马勒在库布里克的地基上百尺竿头,不仅让波姬·小丝化作绝世小淫娃,风情万种,拍卖初夜,雏妓当道,迷倒无数大叔少男。有时候,观众和评论界对一部电影的道德标准是非常有趣的,这种没有明文规定的标准总在潜意识里不断游移。人们可以接受一部大胆香艳的电影,就算电影中有无数场情欲戏码,只要女主人公年满18岁,她想怎么浪就怎么浪,大家不会说东道西,反而看得津津有味。而如果片中的女子是个10岁都不到的女娃子,那么,即使露一抹艳色,尝一口禁果,都会被视为争议的导索,从而引发无数道德观察家的口诛笔伐。《艳娃传》就这样着了道,波姬·小丝美则美矣,若她的美丽延伸入性爱的层面,那就引爆了变童的炸弹。与此相比,片中萨兰登那粉嫩白皙的酥胸也就不值一提。孩子是最受保护的一类人,即使在电影中,他们都被保护着,即使这种保护出于一种道德的幻觉。

12.《情人奴奴》(1980/莫里斯·皮亚拉)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大尺度性爱

戛纳反响:即使是法国人,爱也做得稍微多了点

一个是戏路多变的作女荡妇,一个是出生流氓的大鼻情种,两人在一部以偷情为主题,以性爱为招牌的电影里相遇,其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有一张床会倒大霉。那家伙,天雷地火,德帕迪约和于佩尔在床上杀得日月无光,天地为之变色,男性观众看了后为之肃然起敬,女性观众瞧了后为之水花荡漾。两具肉身起承转合,翻来倒去,大有扭转乾坤的态势。为此,我们不得不叹服法国人,他们哪里是为艺术而献身,简直是为献身而艺术。

在爽过之后,大家伙都渐渐平静下来,于是乎,性激素消退,烦恼丝就长了出来。首先,就是影片的性爱场面会不会太多了些。即使法国人生性浪漫,但在本片不让人消停的肉体轰炸下,也难免觉得不太合适。其次,影片中的男女并非“合法”的恋人或夫妻,而是奸夫淫妇,偷情的主儿。这就更不合适了,既然成天都想着大干一场,那结哪门子的婚啊,这不是故意给人戴绿帽子吗?基于这两点,对于《情人奴奴》的态度,人们逐渐从充当毛片变成了道德批判。可说到底,多数电影中的性爱场面都是噱头,没有不得省略的性爱场景,只有导演自己的欲望。所以,人们的争议正合了导演的意。

13.《陆上行舟》(1982/沃纳·赫尔佐格)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媲美灾难史诗的拍摄过程

戛纳反响:正片没有花絮精彩,但好歹看到了正片

某种意义上说,赫尔佐格拍电影的计划要比他拍出来的电影更有意思。《陆上行舟》之所以闻名世界,更多取决于其沸沸扬扬的拍摄花絮。深入热带雨林,遭遇百般困阻,加上赫尔佐格就算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找来“炸药包”金斯基充当主演。一时间,赫尔佐格既要面对艰苦卓绝的拍摄环境,还要调度一大群不通语言的土著群演,还有一位毛不顺就会杀人放火的老伙计。每拍一部电影,赫尔佐格就像是被撒旦邀去地狱吃一顿晚餐,顺利的话还能回来,若是出半点差池,就要一辈子当路西法的座上宾了。

不过,这些风风雨雨对戛纳的观众而言,只能算是添油加醋的饭后谈资,也增添了他们观看本片的热情。是个人都早先耳闻了赫尔佐格“陆上行舟”的疯狂行径,当然也就对正片是个啥样充满了期待。你还别说,甭管赫尔佐格有心还是无意,他在电影宣传造势方面的造诣还是很高的。别人还要花钱做后期宣传,还要整些演员的八卦绯闻带动电影本身,而赫尔佐格只需要拍着拍着,电影就火了。好歹老沃纳是用命在拍,赚一点噱头也是理所应当。只不过,有时候喧宾夺主,人们反而忽视了正片的质量,而是纯当猎奇,一饱眼福。事情总有两面,冠冕堂皇地说,我们当然更注重电影本身。但实际上,那年戛纳这么关注《陆上行舟》的理由,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14.《楢山节考》(1983/今村昌平)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人与狗、弃母荒山

戛纳反响:无法直视的价值观与习俗

《楢山节考》的亮点当真是接二连三,上来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偏远贫困山区的图景,那里的人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讲是类人的种群。由于男女比例的问题,女人基本上生来的功用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上。于是,第一个亮点来了,那就是村子里男人无时无刻、无止无境的性欲。如果大家以为不分场合时间的野合就是我们口中的亮点的话,那就太低估这个 的荷尔蒙指数了。正如之前所说,由于男女比例的问题,女人是稀缺资源,一部分男性村民并没有机会享受性爱的愉悦。那时候又没有充气娃娃等替代品,自己撸也终究会厌,于是,某些村民的眼神开始慢慢移向了村中的一只白狗。海员们有句话,“在海上漂久了,回到陆地,看到老母猪都烧眼皮。”既然男人饿久了,猪都不在话下,那么狗自然也算是不错的选择了。

性欲构成了《楢山节考》的第一个中心,至于第二个就是那可怕的习俗。还是因为人口与经济的反差,无用的老人即使身体健康也要被自己的儿子弃置荒山等死。影片结尾的一幕也成了最大的争议,母亲最后牺牲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人类的伦理,似乎仍有待商榷。

15.《蜘蛛女之吻》(1985/海科特·巴班克)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妖男掰弯直男

戛纳反响:必须给“妖孽”威廉·赫特点赞

杰拉德·莱托在2014年奥斯卡拿到了最佳男配角,《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的莱恩一角,在他眼中,并非一个变装皇后,而是一个男儿身女儿心的女人,这一想法与威廉·赫特出演《蜘蛛女之吻》中同性恋猥亵犯莫利纳不谋而合。莫利纳几乎就是早十几年的莱恩,吸毒者、异装癖、同性恋。但似乎是从赫特开始,这样的角色变成了表演奖热门,且电影节、奥斯卡都买账,赫特当年就是奥斯卡、戛纳双料影帝。赫特本人也确实为出演这部影片付出很多,甚至差点在巴西被人枪决,但因为害怕制片人弃片而隐瞒了这一情况。你瞧,这类异色故事能够开拍,本身比后期获得声明要困难得多。令人庆幸的是,戛纳是包容的,对莫利纳这样充满挑战又极具悲情色彩的角色,他们只会大力拥抱,完全没有人因为这是一个同性恋角色而产生偏见,得到最佳男主角与金棕榈提名是意料中之事,之后,相对保守的奥斯卡与戛纳“气味相投”,倒是破了先例。

除了主角角色本身吸引人,《蜘蛛女之吻》的故事本身亦是十分出彩。满怀浪漫幻想的妖男在监狱中与充满革命斗志的直男之间戏剧冲突,之后妖男起初受监狱长控制,后来倒戈的反转剧情,戏中戏的纳粹与艳女的浪漫爱情,都是典型的戏剧冲突。最终的悲剧结尾令人怅然若失。因此,1933年的音乐剧版在百老汇上演时同样大受欢迎,还赢得了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最高奖托尼奖。

16.《马克斯我的爱》(1986/大岛渚)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人与兽的禁断之恋

戛纳反响:震惊之余,格外好奇

《马克斯我的爱》开场不久,就让观众们无言以对。丈夫发现妻子说谎,引出偷情线索,雇来侦探调查,随之一路尾行。终于,来到“奸夫淫妇”的老巢,推门一看,妻子白被裹酥胸,一丝不挂坦荡荡;那“奸夫”正羞愧难当,蒙脸缩在情人脚旁。丈夫气急败坏,一把扯了“绿帽使者”的遮羞布,只听仓啷啷一声响,天雷对地火,外焦又里嫩,一只猩猩露出了它羞愤的脸庞。妻子正与这只畜生你侬我侬,情如胶漆,丈夫的愤怒瞬间无处安放,化作无语后的恐慌。影片接下去的内容,就变得更为猎奇,有人将之称为“大岛渚加布努埃尔式套餐”。实际上,这种搭配并不怎么可口,相反,味道奇怪,足以下咽,却无法开胃。

戛纳的观众们看了本片后,自然对大岛渚借“人兽恋”的外壳探讨婚姻与人性的手法感到有趣,但更多的观众,还是对“人兽恋”本身充满别样的兴趣。过激派的人当然瞅准机会,大做文章,什么“超越物种理论,罪该千刀万剐”之类的批驳铺天盖地。不过,对大岛渚来说,什么样的攻击没见过,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拍,自然就有面对后果的心理准备。而且,多数人对本片也仅限于猎奇的层面,毕竟,大岛渚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没有露骨地展现兽交场面。否则,难免一场腥风血雨。

17.《月孩》(1989/奥古斯蒂·维拉荣格)

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G点:孩子对乳房的无限渴望

戛纳反响:评论家指责导演醉翁之意不在酒

《月孩》成为戛纳议论的中心,原因显而易见——暧昧。原本,如果导演不把孩子与乳房并置的话,这会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可当导演奥古斯蒂将孩子对乳房的无限渴求加入到影片之中时,即使这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也会成为评论者指指点点的由头。片中,小男孩由于母亲生了弟弟,不得不断了奶水。他因此有些嫉恨自己的弟弟和母亲,但同时,却也渴求奶水的哺育。于是,需找一对绝世好奶,成为母亲双乳的替代品,则成为了他旅程的开端,也是故事的第一推手。随之,乳摇翩翩的女主角现身,引发出支线故事,男孩也在对乳房的渴求里成长,最后在两对完美乳房的哺育下,获得了至高的幸福。看过剧情之后,其实也说不上太过露骨,但不知为何,小男孩在看待乳房时的画面,总给人一种“成人奶妈”的感觉。也许,淫者见淫,是我们自己的眼光充满了色情。可事实上,本片确实拥有一种介于童话与情色间的暧昧质地。有时候,直觉要比证据更为可靠,也正是凭借这种直觉,《月孩》踩上了暧昧的地雷,最终导致被说三道四的命运,也就无可厚非了。

文章链接:https://www.sbkk.net/2445.html
文章标题:震惊戛纳电影节的电影
文章版权:随便看看 (sbkk.net) 所发布的内容,部分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网络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2345...5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冷门专辑电影推荐

百部最佳非英语片

2019-11-6 15:17:35

冷门专辑电影推荐

冷门港片电影推荐

2019-11-6 15:20:25

免责声明 SBKK 是一个专门的电影推荐平台,通过收集经典电影专题以及网友互动分享好看电影,并不提供影片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